8月31日晚,香港小姐竞选决赛落幕,26岁的9号佳丽陈咏诗(Stacey)以“博士学历+艺术体操冠军+慈善家后代”的三重标签杀出重围,成为首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港姐冠军。然而,这场“学霸夺冠”的戏码并未平息争议——160cm的身高让她成为港姐史上最矮冠军之一,部分网友怒斥“选美变选贤”,支持者则高呼“美貌终于不是唯一通行证”。当晚,#港姐冠军160cm#、#陈咏诗声控体操服#等话题霸榜热搜,一场关于“选美标准”的大讨论就此引爆。
陈咏诗的夺冠之路堪称“爽文剧本”。她3岁接触体操,13岁入选香港艺术体操代表队,2012-2015年连续四年蝉联香港艺术体操公开赛个人全能冠军,膝盖上的淤青和奖牌一样耀眼。决赛中,她以一套高难度艺术体操表演技惊四座,即便因舞台地面太硬导致膝盖淤青,仍坚持完成动作,被评委赞“兼具力量与韧性”。问答环节,她提出“声控体操服”的创意方案——通过AI技术分析运动员动作,实时调整服装紧绷度以减少受伤风险,科技思维让现场掌声雷动。
学历更是她的“核武器”: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技管理硕士、伦敦大学学院(UCL)教育学博士在读,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。当被问及“如何平衡学业与比赛”时,她笑称:“做体操时练就的时间管理能力,让我能同时搞定论文和训练。”而她鲜少提及的背景——慈善家陈瑞祺的曾孙女,更让网友感叹:“别人拼家世,她拼家世还拼实力。”
陈咏诗的夺冠并非一帆风顺。身高160cm的她,在平均身高170cm的港姐历史上堪称“小个子”。部分网友直言:“港姐冠军不该是门面担当吗?”“这身高站C位像小学生。”甚至有人翻出历年冠军照片对比,嘲讽“选美标准堕落”。但支持者迅速反击:“她用才艺、学历、谈吐全方位碾压,美貌只是她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!”@青春影视室113 评论:“当其他佳丽在比谁腿更长时,她在聊AI如何改变教育,这格局差了十条街。”
这场争议背后,是选美赛事的深层转型。2025年港姐14强佳丽全员本科以上学历,含4名硕士及1名博士,涵盖经济、戏剧、科技管理等专业,被网友戏称“学历内卷”。TVB回应称:“这反映社会教育水平提升,我们更看重佳丽的综合素质。”而大会主题“Do You Wanna Be…”(成就无限可能),也刻意弱化外貌,强调智慧与多元价值。
如果说陈咏诗是“脑力担当”,亚军施宇琪(7号)则是“毅力代表”。这位剑桥大学经济系毕业的投行衍生品交易员,为参赛放弃百万年薪,两个月内疯狂减重14公斤。她的拉票宣言直白又扎心:“我不一定是最美的,但一定是最真诚勤奋的港姐!”决赛中,她以一袭红色礼服亮相,优雅中透着干练,被评委评价“有都市女精英的魅力”。
季军袁文静(13号)的夺冠故事堪称“黑马逆袭”。这位英国杜伦大学本科、圣安德鲁斯大学硕士的学霸,赛前仅学半年粤语,决赛却用一段初级粤语Rap点燃全场。她自嘲“我的粤语像外星人说话”,却凭借自信台风和幽默性格圈粉无数。有网友调侃:“别人靠美貌,她靠‘笑’果,这届港姐真的不一样。”
1号佳丽李尹嫣包揽“友谊小姐”及“最上镜小姐”,成为当晚另一焦点。这位伦敦音乐学院毕业的才女,擅长粤剧表演,决赛中一曲《荔枝颂》惊艳全场,水袖翻飞间尽显古典韵味。她坦言:“希望用粤剧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。”网友盛赞:“这才是真正的‘美貌与才华并存’!”
陈咏诗的夺冠,标志着港姐竞选进入“综合素质时代”。过去“高挑、甜美、会走台步”的单一标准,正被“学历、才艺、思想深度”取代。TVB高层透露,未来将增设“科技创意”“社会公益”等环节,鼓励佳丽展现多元才能。
而陈咏诗本人,已为未来画好蓝图:她希望加入TVB经典剧集《爱·回家》剧组,同时继续博士研究,推动教育与体育公益。“选美只是起点,”她说,“我想用影响力让更多人看到:女性的价值,从来不止一种模样。”
这场风波终会平息,但陈咏诗们带来的改变,或许才刚刚开始。当选美不再“以貌取人”,当“智慧”成为新的性感,或许我们该重新思考:真正的美,究竟是什么?
香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